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是一種將人的性格與行為傾向分類為16種型態的工具。最初是由美國的凱瑟琳・庫克・布里格斯與其女兒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基於心理學家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所開發。如今在日本也廣泛應用於求職活動、人才培育、戀愛與自我理解等領域,尤其受到年輕世代的青睞。
本文將介紹構成MBTI的四大指標、日本人常見與稀有的類型,以及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實例,想深入了解MBTI的朋友們請務必閱讀到最後。
※如果您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MBTI的四大基本分類

MBTI的以下4個分類中各包含2項指標,共能組合出16種性格類型。
興趣與關注的方向:外向型(E)/內向型(I)
此指標顯示從何處獲得能量。外向型(Extraversion)可從與他人交流或與外在世界互動中獲得能量;而內向型(Introversion)則透過獨處或沉浸於內在世界來恢復精力。
看待事物的方式:實感型(S)/直覺型(N)
此指標代表如何接收資訊。實感型(Sensing)重視具體、現實的資訊,依據五感感受到的事實做判斷;而直覺型(Intuition)則重視未來導向與抽象資訊,依靠直覺與靈感行事。
做出判斷與決策的基準:思考型(T)/情感型(F)
此指標表示人們在做出判斷或決策時的依據。思考型(Thinking)重視邏輯與客觀性;情感型(Feeling)則優先考慮人際關係與和諧。
對外部環境採取的行動與態度:判斷型(J)/感知型(P)
此指標與處事方式有關。判斷型(Judging)計劃性強、重視秩序,喜歡按計劃進行;感知型(Perceiving)則較為靈活、擅長即興應對,不受規則束縛,偏好自由行動。
MBTI測驗結果的補充指標:自信型(A)/動盪型(T)
近年來除了MBTI原本的16類型之外,也會採用自信型(Assertive)與動盪型(Turbulent)兩種補充指標。自信型通常自我肯定感高,抗壓性強;動盪型則容易焦慮,常反思自身,但也有較強的成長意願。此補充指標讓我們能更細緻地了解相同MBTI類型下的個體差異。
MBTI與16Personalities有何不同?
MBTI與16Personalities皆將性格劃分為16類,但MBTI是根據榮格的心理學理論所開發的正式性格測驗,主要用於認識自我與諮詢;16Personalities則是在MBTI基礎上發展的免費線上測驗,並以五大性格特質(Big Five)為基礎,更加親民,適合在社群媒體上分享。
日本人常見的MBTI類型TOP3
根據日本國內的MBTI診斷數據,以下三種類型最為常見。
※以下排名為截至本文發佈時的統計結果。
第一名:INFP(調停者)-T
INFP-T(內向・直覺・情感・感知・動盪型)是理想主義且感受性強,重視自身價值觀的類型。在日本「細膩、善於察言觀色」的文化背景使得此類型更容易出現。INFP重視內心的豐富世界,雖不常展現出來,但多具有藝術性與創造性。
第二名:ENFP(競選者)-T/A

ENFP(外向・直覺・情感・感知)個性開朗、社交性強,對新事物充滿好奇。T型較敏感、情緒波動大;A型則自信、樂觀。ENFP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會以天馬行空的創意吸引他人,擅長積極表達且溝通技巧佳,因此也是適合成為網路紅人的類型。
第三名:INFJ(提倡者)-T

INFJ(內向・直覺・情感・判斷)是追求理想的安靜領導者型。雖為少見的類型,在日本卻相對較多。此類型能察覺他人情緒,樂於助人,同時亦依據自身獨特的價值觀行動,默默燃燒著內在的熱情。
日本重視協調與察言觀色的文化,使得INFJ的特質受到肯定,也讓較為低調的人容易被歸類為INFJ。
日本人罕見的MBTI類型TOP3
以下類型則是日本人中較為少見的「稀有」MBTI類型。
※以下排名為截至本文發佈時的統計結果。
第一名:ESTJ(總經理)-T

ESTJ(外向・實感・思考・判斷)個性踏實、組織能力和責任感強,重視秩序與規則,有卓越的領導力,並將效率與實績奉為圭臬。但由於缺乏彈性,強調協調與謙虛的日本文化容易使ESTJ的特質受到壓抑、難以發揮。
第二名:ESTP(企業家)-T

ESTP(外向・實感・思考・感知)是擅於交際的行動派,喜歡刺激與變化。擁有務實的價值觀與爆發力,能夠臨機應變,不畏風險,勇於挑戰新事物。不過也可能缺乏計劃性與謹慎,對需集中力與細心的工作較不擅長。
第三名:ENTJ(指揮官)-T

ENTJ(外向・直覺・思考・判斷)是天生的領導者,自信心強,極具目標導向,擅長以策略思維帶動周遭的人一起達成目標。擁有決策力,擅長運用邏輯思維進行分析與判斷,但直率的表達方式有時會引來反感,在日本社會中往往不受待見,因此屬於少數派。
活用場合無限大!引進MBTI的實例

MBTI不僅能用來理解個人的性格,也被廣泛運用於各大企業與服務中。
丸井集團:將MBTI運用於管理
經營時尚百貨的丸井集團為了促進董事與監察人的自我理解與未來成長,引進了MBTI性格測驗。包括集團外部的所有董事與監察人皆以工作坊形式參與MBTI相關研習,藉此了解自身與團隊內其他董事的多樣性。透過掌握每個人的優缺點,不僅能明確自身定位,以及和他人的互動方式,還能進一步改善管理體制。
有董事表示「透過MBTI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性格,也理解了與他人的不同」,顯示該制度有助於發揮組織的多樣性,達到實際的功效。
交友App:MBTI成為配對時的選項之一
一些交友App導入了MBTI診斷作為性格匹配的參考。透過性格類型的相性進行配對,讓使用者能遇到與自身價值觀契合的對象,超越外表與興趣,更易建立深層關係,因此在Z世代間大受歡迎。
MBTI知名度:Z世代診斷率超過四成!

根據MERY公司於2024年9月對Z世代(1990年代後半〜2010年代出生)女性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有過MBTI診斷經驗的比例達到41.3%。而30~40代女性僅約其一半。
此外,超過六成Z世代表示他們不僅知道自己的MBTI類型,也知道朋友與熟人的MBTI,顯示MBTI在年輕族群間成為「共通語言」。特別是在學校或社團等社群中,藉由討論MBTI,能有效促進相互理解。
👉【Qoo10】購買 mumchit MBTI 層次香水
👉【Qoo10】購買 16PF MBTI 香水
👉【Qoo10】購買 Almost Blue MBTI 項鍊
👉【Qoo10】購買 MBTI 16人格咖啡保溫杯
什麼是MBTI騷擾?

隨著MBTI日漸流行,衍生出的問題之一便是「MBTI騷擾」。
對被分類感到反感
雖然MBTI是加深自我與他人理解的有效工具,但有些人對「僅憑MBTI類型被評價」會感到不適。例如,「因為你是INFP,所以一定怎樣怎樣」的說法可能被認為忽略了個體的多樣性。
約兩成大學生曾偽稱MBTI
根據Z世代專用調查服務「Circle Up」對500名大學生的調查,有約20%表示曾故意偽稱MBTI,選擇他人喜歡的性格類型。這可視為想成為「受歡迎性格」或避免偏見與刻板印象的策略。

MBTI是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有力工具。然而,性格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經歷與環境而改變。因此,MBTI的結果應作為「提示」,而非固定的「標籤」。在日本社會中,MBTI將如何演變並成為共鳴與多元的象徵,值得持續關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