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是日本的傳統工藝品之一,隨著日本的歷史在各地發展而來。從北海道到沖繩縣,依據不同的地區和材料,各種織物至今仍在織造中。本文將介紹這些日本織物的特色、歷史、技法以及種類,一起來體驗日本傳統織物的世界吧!
※如果您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日本織物的特點
日本的織物是利用染色過的紗線,透過織布機將經紗(縱向的紗線)與緯紗(橫向的紗線)交織而成的布料。由於先對紗線進行染色,因此也被稱為先染布料。這樣的日本織物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透過不同的染色方式、織法以及紗線的撚度,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和質感。此外,不同產地的氣候與風土,也成為該地區獨特織物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日本織物的歷史
日本的織物歷史可追溯至繩文時代。這是因為在福岡縣的雀居遺跡等地發現了織布工具,從中可以得知當時已經有織物製作。不過,那時的織物主要是由大麻和苧麻等植物纖維製成的質樸布料。
到了奈良時代,受到古代中國影響,高品質的絲織品在上層社會中普及。在平安時代,織物技術進一步提升,並且誕生了只有日本皇族和貴族才會穿著的獨特紋樣。
進入江戶時代後,鼓勵養蠶以產繭製絲,日本開始能夠生產優質的絲織品。隨著京都西陣織技術和織布機傳到各地,絲織品的產地遍布中部、關東、北陸以及東北南部。近代以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大量生產逐漸增加,但手織技術也得以保存,傳統至今仍在延續。
※繩文時代後期:西元前約2000年~1000年,室町時代:1336~1568年,平安時代:794~1180年,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
日本織物的基本技法
日本的織物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組織方式,大部分的織物都採用這三種方式織造,但近年來,加入了「絞經」後,通常會以四種為基本方式。
平紋組織
每根經紗和緯紗縱橫交錯的平紋組織是一種基本的織造技法,特點是交織點較多,因而具有較高的耐用性和抗摩擦力。雖然成品較薄,但可以根據線的質量、粗細及撚度等不同,織出具有不同風格的布料。
斜紋組織
斜紋組織是一種透過將兩根經紗穿過一根緯紗,或者三根經紗穿過一根緯紗等方式進行交錯的技法。其特點是經紗和緯紗交織的點呈斜向,故日文當中也稱為「斜文織」。與平紋組織相比,交織的點較少,雖然較不耐磨,但在製作厚重的布料上具有優勢。此外,斜紋組織的布料具有柔軟性和不易起皺的特點。
緞紋組織
緞紋組織是一種在交織的點之間留有一定間距(日文稱為「飛ばし」)的技法。由於經紗或緯紗中的一種會顯露於表面,所以會呈現出光澤感。與斜紋組織相比,緞紋組織的交織點更少,因此更容易磨損,但表面特別平滑光亮。代表性的布料有緞布。
絞經組織
絞經組織是將經紗與緯紗之間相互扭絞交織,於織物表面形成縫隙,並使織物呈網狀的技法。這種技法在日文中也稱為「搦み織」。由於輕盈且透氣性良好,因此常用於織造夏季衣物的布料,如紗、絽(絲織品的一種)、羅等輕薄布料。
多樣化的編織技術
在日本,透過應用基於基本技術的結構進行創新,改變染色方法、纖維的粗細等,產生了多種織物技法。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法。
紬
紬是一種以不均勻的「紬絲」編織而成的絲織品,紬絲具有粗細不一以及結節的特性。由於這種特殊的紬絲,織成的布料質樸且具有獨特的風格。歷來,紬多用於日常穿著,因此其風格也會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和風土進行生產。如今,紬已作為各地的特產傳承下來。
絣
絣是一種使用根據圖案分別染色的絣線織成的織物,具有類似模糊效果的圖案。絣線的染色方法包括先用線綁住不染的部分,再進行染色的「紮染」,以及「板締染」、「織締」等方法。使用這種絣線織成的布料,白色部分會形成圖案,呈現出獨特的模糊紋樣。
縮緬
縮緬是指使用強撚的生絲作為緯紗,織成表面呈現皺褶感的絲織品。這些花紋使得布料不容易起皺,因此成為其特色之一。近年來,除了絲綢之外,也開始使用化學纖維製作縮緬。
縮織
縮織是一種使用強撚緯紗的織物,表面有皺褶感,主要以棉花或麻類為原料製成。織成後,會在溫水中進行手揉,以產生皺褶感。由於不會緊貼皮膚且不會黏膩,因此這種織物通常用於初夏到盛夏期間的衣物。
代表性的織物產地和特色
日本是一個地形狹長的國家,擁有明顯的四季,這使得各地區的氣候和風土為當地的織物技術發展提供了獨特的背景。僅經濟產業大臣認可的「傳統工藝品」織物就有38種。每個產地的織物都有其獨特的特色,這些織物不僅用於製作和服與和服小物,還被應用於洋裝、配飾等各種商品中。
西陣織(京都)
西陣織是指在室町時代的應仁之亂(1467-1477)期間,西軍本陣所在的西陣地區所織的絲織品之總稱。因此,西陣織包括使用多種技法織成的織物,其中如綴織和經錦等12種技法被指定為傳統工藝品。
其中,使用金箔或銀箔包裹金線、銀線所製成的「金襴」和西陣織中指定的技法相結合,織成華麗的織物「西陣金襴」,深受許多人喜愛。從這種華麗的織物到日常穿著的紬或絣等,各種多樣的織物樣式都能讓人盡享西陣織的魅力。
本場大島紬(鹿兒島)
本場大島紬是來自鹿兒島縣南部奄美地區的100%絲織品,具有優雅的色彩和光澤。紬布通常使用粗細不均的紬線,但本場大島紬使用的是生絲(繭絲)。製作過程大致分為30多個步驟,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其最大特點是,依照預期的完成效果,將染成斑駁的絲線精確地織入,呈現出細緻的圖案。
代表性的圖案是將眼鏡蛇(毒蛇)的爬行姿態織入奄美地區自生的蘇鐵葉上,這種圖案稱為龍鄉紋。此外,本場大島紬還具有輕盈柔軟的觸感,且不容易起皺的特性。本場大島紬的一大特徵是非常耐用,甚至能穿上150至200年。
結城紬 (茨城・栃木)
結城紬是使用產自茨城縣與栃木縣交界的鬼怒川流域製作的紬絲線所織成的絲織品。超過40道以上的工序幾乎都是手工進行,因此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織物。手工紡織絲線(糸つむぎ)、捆綁絲線(絣くくり)和地機織布(地機織り)這三道工序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財,並於2010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遺產。
其特點是輕盈、保溫性良好且觸感柔軟。最具代表性的圖案是模仿龜殼的六角形圖案—龜甲紋。每幅布(約40公分左右)上的龜甲數量大約在80到200個之間。龜甲數量越多,紋路越細緻,這需要相當高超的技藝。
久留米絣 (福岡)
久留米絣是福岡縣久留米市及周邊地區織造的棉織品,並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財。完成這些織品約需經過30道工序,製作過程長達數個月。
這種手工繁複的久留米絣的主要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模糊和暈染花紋,且由棉質材料製成,使其在夏天穿著涼爽,冬天則保暖。此外,隨著穿著此數增加,布料會更加貼合皮膚,質感也會隨之提升。它還具有可在家中洗滌的實用性和耐用性,這些都使其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選擇。
久留米絣的基本圖案是將藍色和白色染色的經紗交錯,形成箭羽圖案的矢絣。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也能織出了各種不同的圖案。
小千谷縮 (新潟)
小千谷縮是以新潟縣小千谷市周邊地區所產的苧麻為原料製作的麻織品。這種織物是對一千數百年前開始製作的越後上布進行改良的產品,與越後上布一同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財,並於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遺產。
小千谷縮的特色在於,由於縮織特有的獨特皺褶感以及麻質材料本身具有容易散發水分的特性,所以不會感到黏膩,並且具有清爽的涼感,非常適合夏季穿著。此外,織物完成後會暴露於雪中,這樣的漂白效果能賦予織物美麗的顏色和圖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