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 JAPAN PR

【311十周年特輯】福島人物誌ー十年後的福島

  • 2021年5月18日
  • Akane

那天之後,十年了。許多人都在關心,福島現在怎麼樣了?

此趟採訪中,遇見了很多在各行各業努力不懈的人們。除了原本就是福島出身之外,令人驚訝的是有不少都是來自福島以外的地方,卻因為震災的關係,與福島牽起了很深的緣分。

地震並未震垮人們對於未來的希望,反而在他們身上醞釀成許多珍貴的經驗與想法。

下次,回來福島走走吧。

福島人物①:濱之驛松川浦的店長

福島縣的物產店濱之驛松川浦。

原本在東京金融界服務30年的常世田隆先生,經過3年從東京往返福島的志工經驗,領略了這裡的人事物之美,最後決定辭掉工作、賣掉房子移住福島,至今已約5年半了。目前在物產店「濱之驛松川浦」擔任店長職務,同時並以部落格、YouTube積極傳遞福島的魅力與現況。

在物產店「濱之驛松川浦」擔任店長職務的常世田隆先生。

「濱之驛松川浦」距離松川浦港約20公尺。陳列商品琳瑯滿目,包含福島當地的農產品、漁獲以及各種食品、零食、伴手禮、日本酒等。由於鄰近漁港,濱之驛松川浦的漁獲新鮮又便宜。店內併設的「浜の台所くぁせっと」是廣受居民喜愛的食堂,每到用餐時間高朋滿座,還曾經受到電視節目的報導呢。在相馬市周圍海域可捕獲的種類約有200種,濱之驛松川浦還印製了「相馬的魚攻略本」,以豐富的圖文和實用的食譜介紹相馬周邊海域的漁獲種類。對常世田先生而言,濱之驛松川浦不只是間物產店,更結合周邊的住宿設施和景點,將這裡打造成為相馬市的觀光據點,為福島飲食文化復興和福島的宣傳盡一份心力。


福島人物②:福島核電廠的前員工

在福島核電廠服務14年的吉川彰浩先生,以廢爐、地域重建為題材進行演講、教育活動,傳遞自身的知識與經驗。

在福島核電廠服務14年的吉川彰浩先生來自茨城縣,震災之前居住在核電廠所在的雙葉町、浪江町。經歷了核電廠事故之後,投入改善核電廠員工勞動環境的支援活動,後來成立了一般社團法人AFW,以廢爐、地域重建為題材進行演講、教育活動,傳遞自身的知識與經驗。

吉川彰浩先生的授課對象以國高中生居多,並且自備精美的核電廠模型以及自製繪本教材。

吉川先生的授課對象以國高中生居多,並且自備精美的核電廠模型以及自製繪本教材,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詳盡說明了為什麼核電廠會蓋在福島?311地震到核電廠爆炸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等。對他而言,福島是孕育豐富人生的地方。重建工作是必須的,但在決定福島的未來之前,不可不知這片土地所發生的事。吉川先生的繪本教材還翻譯成了英文版教材,期許讓世界上更多人能夠以不同視角認識福島,為重建福島提供更多對話討論的空間。

福島人物③:振興地方餐飲業的年輕社長

福島縣磐城市出身、株式會社47PLANNING的鈴木賢治社長,在震災後投入的是復興地方的餐飲業。

福島縣磐城市出身、株式會社47PLANNING的鈴木賢治社長,在震災後投入的是復興地方的餐飲業。他所協助重建的「夜明け市場」特色居酒屋、小吃店林立,每年約吸引10萬人造訪。鈴木先生表示,要活絡當地經濟,首先要提供工作機會,並致力於活用當地資源開發新產品、新品牌。他以行動來打破外界對福島飲食的疑慮,所有的開發產品必定經過嚴格的檢驗才會對外銷售,期盼透過飲食文化的魅力讓更多人見到福島的美好。

訪談間始終帶著爽朗、溫暖笑容的鈴木先生,其實有段令人感佩的故事。他的老家在震災當中被海嘯沖毀,父親至今亦生死未卜。談起這段往事時,鈴木先生語氣堅定地說著,父親只是一時下落不明,他的心中還是抱有希望的。鈴木先生的一席話,聞者不為之動容。此趟東北行,遇見了不少像鈴木先生一樣,即使生活遭逢巨變卻仍保持樂觀,並且積極投入地方復興的人士。為他們加油打氣的同時才發現,其實,是他們給予了我們前進的勇氣。

福島人物④:返鄉繼承家業的稻作農家

加藤夫婦對於農業十分有想法,更自家栽培啤酒花、大麥,2020年9月自創精釀啤酒品牌「Yellow Beer Works」

福島縣福島市出身的加藤晃司先生、加藤繪美女士,原本兩人都在外地工作,2009年決定回鄉繼承家業創立了「加藤農場」,致力於生產稻米。不料2011年卻碰上了東日本大地震,震災後的福島更長時間處於相對負面的境遇,但這並未阻礙兩人當初的初衷。

利用福島盆地的溫差和奧羽山脈的純淨水源,加藤農場成功開發自家品牌的稻米,期盼藉由生產美味食材改變大家對於福島的印象。加藤夫婦對於農業十分有想法,更自家栽培啤酒花、大麥,2020年9月自創精釀啤酒品牌「Yellow Beer Works」。兩人謙虛表示,創業過程中的確有不少挑戰,幸而廣結善緣、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於是想做的事愈來愈多。而加藤夫婦的熱情不只投注在自家產業中,更致力於宣傳推廣福島縣的魅力,驚人的行動力、豐富的點子和溫厚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

福島人物⑤:南相馬市博物館的學藝員

福島傳統祭典「相馬野馬追」

日本國內有不少地方舉辦與「馬」有關的祭典,但很少像南相馬市一樣,日常生活與馬緊密連結。不僅養馬的人多,街上可見到許多跟馬有關的元素,騎馬走在柏油路上或是見到馬糞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福島縣南相馬市出身的二上文彥先生,本身是南相馬市博物館的學藝員,專門研究福島傳統祭典「相馬野馬追」的歷史與文化。

2011年相馬野馬追祭典縮小規模舉辦。

「相馬野馬追」於每年7月下旬的週末連續三天舉辦。歷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在江戶時代時為大名的例行活動,明治時代後則變成了神社的祭典,演變至今成了南相馬市民每年最重要的傳統。震災那一年,這裡遭受不小的波及,也損失了不少馬匹,但縮小規模舉辦的相馬野馬追祭典,著實撫慰了當地居民的心。二上先生還分享了件趣事。祭典中走在大名隊伍最前頭的「總大將」,是由原本統治南相馬地區的大名後代所擔任,而當地人會以「殿(との)」稱之,亦即「主君」、「主公」之意,是不是很像身在時代劇裡呢?

編輯後記

十年過去了,儘管要回復到震災前的樣子還有一段很長的路,但實際走一趟發現,福島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努力重建。

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地震帶走了很多人事物,但並不是只有一味地「失去」,相對地也有很多東西因此而誕生,像是人與人之間的牽絆,還有人與故鄉的牽絆。

這片土地,還有好多好多故事值得更多人關心。

福島的海。

延伸閱讀

目次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