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旅行時,若是遇到意外受傷、突然發高燒或腹部劇烈疼痛,該怎麼辦呢?很多人會因為不像在自己的國家那樣處理順利,加上語言不通而感到不安。
因此,本文將介紹當在日本生病時,應該前往哪一科就診,以及在醫院看診的流程。
在旅行途中可能發生任何突發狀況,未雨綢繆才安心! 在購買海外旅行保險的同時,出發前先閱讀這篇文章能更安心!
症狀與科別選擇指南:內科、耳鼻喉科、骨科 等

內科
當出現咳嗽、喉嚨痛、哮喘、發燒、頭痛、頭暈、呼吸困難、心悸、腹痛、腹瀉、噁心和嘔吐等症狀時,應前往內科就診。若出現嚴重且持續的胸痛、四肢無力、走路時不穩或哮喘發作、中暑、低體溫等,可能是較嚴重疾病的警訊,也應先看內科。當懷疑感染流感或COVID-19等傳染病時,也是由內科負責。此外,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在旅途中惡化,或因突發狀況導致隨身藥物、注射藥不足,也應至內科就診。一般來說,門診會依情況提供口服藥物、打針或打點滴(吊鹽水)等治療方式。
外科
若是跌倒撞到頭部、被玻璃等尖銳物割傷手部、遭動物咬傷等,因外傷導致大量出血,或是出現大面積燒燙傷等情況,建議前往外科就診。此外,若因腹痛或胸痛前往內科就診後,經診斷需進行手術的情況,也有可能會轉至外科住院治療。
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主要負責診斷與治療耳朵、鼻子、喉嚨及口腔內相關的疾病。例如流鼻水、鼻塞、喉嚨痛、耳朵痛、耳鳴、扁桃腺腫大等症狀。部分症狀也可以由內科進行治療,但若是耳朵有蟲子跑進去,或魚刺卡在喉嚨等情況,建議前往耳鼻喉科就診。
眼科
眼科主要負責眼睛相關的疾病。不過在旅行期間,若發生隱形眼鏡問題,或是眼睛進入異物(如玻璃碎片、清潔劑等化學物質)導致劇烈疼痛等緊急症狀時,建議前往眼科就診。
整形外科(骨科)
整形外科專門治療由骨骼、關節、肌肉、神經等構成的「運動器官」相關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挫傷等扭傷、骨折、頸部疼痛、肩膀僵硬、腰痛、手腳麻痺等。旅行期間若發生跌倒導致劇烈疼痛、懷疑是否造成骨折、參加體驗活動時扭傷、或突然閃到腰等情況時,建議前往整形外科就診。不過像是手腳麻痺等症狀,也有可能是需要內科診療的疾病,需視情況而定。
皮膚科
皮膚科專門診斷與治療各類皮膚疾病。具體包括濕疹、皮膚過敏、蟲咬、蕁麻疹(風癩)、帶狀皰疹或單純皰疹等症狀。若是輕微範圍的燒燙傷,也屬皮膚科診療範圍。
小兒科
小兒科主要針對5歲以下的兒童,涵蓋心臟、身體等各種疾病,為兒童提供綜合性診療。小兒科以「小兒內科」為主,根據需要,可能會在看診後被建議轉診至其他專科,如腦神經外科、眼科、整形外科等。
婦科
婦科主要診治從青春期(通常為月經開始時)到老年女性特有的疾病與症狀。在旅行中,若遇生理失調、經痛加重、早產或流產風險等與妊娠相關的問題,也可至婦科就診。女性的腹痛有時也可能是婦科疾病引起的。
在日本的診所與醫院就診的流程

Step 1. 尋找適合的診療科與診所
首先,了解應該去哪個診療科,然後搜尋附近的醫院或診所。根據地區的不同,有些醫院或診所可能只提供日語服務,因此需要確認醫院是否有提供所需語言的服務。有些醫院或診所可能會要求有醫療翻譯的陪同,需事先確認。若住在酒店或旅館,也可詢問住宿設施的工作人員並請求協助。
在JNTO的官方網站上,有醫療機構搜尋網站。可以根據目前所在的地區、語言以及上述所提到的醫療科目來進行搜尋。
當身體感到不適時 (日語)
https://www.jnto.go.jp/emergency/jpn/mi_guide.html
當身體感到不適時(英語)
https://www.jnto.go.jp/emergency/eng/mi_guide.html
有些急診醫院提供365天24小時服務。如果症狀較為嚴重,需要立即就診的情況,不僅限於夜間,白天也可以搜尋「急診醫院」。
此外,對於如胃脹氣或飲酒過量等輕微不適症狀,也可以選擇在藥妝店向店員詢問,並購買藥品。
Step 2. 在就診前,事先確認診療日和診療時間!
接下來,請確認醫院或診所的診療日和診療時間。許多醫院通常會將診療時間分為上午9點到12點,下午2點到5點等時段。位於車站前或繁華區的醫院或診所,診療時間可能會開放到晚上8點等較晚的時間。此外,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和假期通常會休診,因此需要事先確認。如果是綜合醫院,由於病患較多,等待時間可能較長。
Step 3. 事先確認是否需要預約!
請確認是否接受預約以及預約方式。有些醫院無需預約,按順序接診;也有需要預約的情況。預約方式一般為電話或網路預約。若是首次就診,有可能無法預約。
Step 4. 日本的醫院或診所的掛號手續

抵達醫院或診所後,首先請前往櫃台。進行診療需要「診察券」(醫生卡)。初診的話沒有診察券,但可以在現場申請取得。對於外國遊客,通常會要求提供護照以確認身份,如果有加入旅行保險或醫療保險,則需要出示保險證明資料(有保險編號的文件)。
Step 5. 問診單的填寫方式

可能需要填寫包含地址、姓名、當前症狀、既往病史、過敏情況等的問診單。有時問診單上會有人體部位的插圖,可將感到不適的部位圈起標示。
如果醫院或診所沒有提供外語版本的問診單,則需以日語書面填寫。可使用醫療翻譯服務或翻譯工具完成填寫。
常見症狀的日文單字
- 一般身體不適:發燒(発熱)、頭暈(眩暈)、噁心(吐き気)、嘔吐(嘔吐)、腹瀉(下痢)、便秘(便秘)、食欲不振(食欲不振)
- 呼吸道症狀:咳嗽(咳)、哮喘(喘息)、流鼻水(鼻水)、鼻血(鼻血)、鼻塞(鼻詰まり)、喉嚨痛(喉の痛み)
- 疼痛或身體異常:頭痛(頭痛)、胃痛(胃痛)、腹痛(腹痛)、關節痛(関節痛)、腰痛(腰痛)、扭傷(捻挫)
- 皮膚相關症狀:皮疹(発疹)、腫脹(腫れ)、痕癢(かゆみ)、瘀傷(あざ)
Step 6. 診療和檢查的流程

在候診室等待,當叫到自己的名字或診察券號碼時,請進入診療室。進入前可輕輕敲門。接下來,醫生會進行問診和檢查等流程。此時,可以使用JNTO官方網站提供的指示表來說明自己的症狀或病情。可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顯示指示表,並利用「指手畫腳」等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症狀。
用於說明症狀和病情的指示表(日語和英語)
https://www.jnto.go.jp/emergency/common/pdf/guide_p8.pdf
Step 7. 繳費和付款方式
診療結束後,請在候診室等候,直到聽到叫到自己的名字或診察券號碼。被叫到後,在櫃台進行付款。對於外國旅客來說,身上的現金可能不足以支付,建議隨身攜帶可在日本使用的信用卡。付款完成後,記得索取收據。如果診察後需要服藥,醫生會提供「處方箋」(購買藥品的文件)。如果有投保海外旅行保險,在事後辦理手續時可能會需要收據,因此請妥善保管。
Step 8. 在藥房或藥妝店取藥

看診後若需要服藥,會拿到「處方箋」(購買藥品的文件)。有些醫院可以在院內的窗口領藥,但一般是需要拿處方箋到藥局領藥。請到受理處方箋的藥局(藥妝店)出示處方箋領藥。如果是第一次去藥局,也需要像在醫院一樣填寫姓名、地址等資料。付款時也會拿到收據,請妥善保管。
在日本叫救護車請撥打「119」

如果受了重傷,或同行者出現嚴重身體不適等緊急情況,請不要猶豫,立刻撥打「1」「1」「9」,呼叫救護車。可使用公共電話免費撥打。 接聽電話時,請保持冷靜並回答問題(所在地點、受傷人員的狀況等)。
如果自己無法撥打電話,也可向附近的日本人出示以下日文,請求協助呼叫救護車:
「救急車を呼んでください (きゅうきゅうしゃをよんでください/ Kyūkyūsha o yonde kudasai)
出現哪些症狀或情況時應該呼叫救護車?
若出現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狀或受傷,請立刻呼叫救護車。例如,劇烈頭痛、高燒、胸部或背部劇痛、呼吸困難、說話困難、劇烈腹痛、嘔血、抽搐、失去意識、大量出血、大範圍燒燙傷等情況。另外,交通事故、水上事故等也應該呼叫救護車。
此外,日本夏季高溫潮濕,每年約有4萬人因中暑(脫水)而被送醫急救。
如果長時間待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又未補充水分,體內的水分與鹽分可能失衡,導致體溫調節機能失常,出現頭暈、倦怠等症狀,嚴重時會有抽搐、意識不清等情況。若出現後者,可能危及生命,請立即呼叫救護車。
如果不確定是否應該呼叫救護車,請撥打 「#7119」 電話諮詢。
若不確定應該立即呼叫救護車,或是否應立即前往醫院時,可以撥打「#7119」(或各地區指定的電話號碼)進行電話救護諮詢(僅限日語)。 東京消防廳出版了一份「救護諮詢指南(提供英文版本)」,可以在線上判斷。
關於救護車的使用費用,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可能需要支付,但在日本則是免費的。
東京救護諮詢指南(日語)
https://www.tfd.metro.tokyo.lg.jp/hp-kyuuimuka/guide/main/index.html
東京救護諮詢指南(英語)
https://www.tfd.metro.tokyo.lg.jp/hp-kyuuimuka/en_guide/main/index.html
如何致電呼叫救護車(步驟)

- 步驟 1) 撥打電話「1」「1」「9」。
- 步驟 2) 接通後會被問到「是火災還是急救?」(火事ですか?救急ですか?/ かじですか?きゅうきゅうですか?/ Kaji desu ka? Kyūkyū desu ka?))
- 步驟 3 )請回答:「是急救」(救急です/ きゅうきゅうです/ Kyūkyū desu)
- 步驟 4 )告訴希望救護車前往的地址。 如果不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請描述附近的建築物、路口名稱等資訊。
- 步驟 5 )說明病人的症狀。 儘可能具體地說明「是誰」、「什麼時候」、「怎麼了」。同時請告知病人的年齡,如不清楚,提供大概的年齡也可以。
- 步驟 6 )提供你本人的姓名與聯絡方式。 這是為了在無法順利找到地點時方便聯絡。若判斷為緊急狀況,有可能在你還未掛電話前救護車就已出發。
在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的官方網站上,有提供「救護車使用指南」的資訊,建議事先閱讀。資料提供 16 種語言版本,包括英語、中文(繁體和簡體)、韓語、泰語、越南語、他加祿語、印尼語等。
救護車使用者指南 (英文版)
https://www.fdma.go.jp/publication/portal/items/portal001_pamphiet_english.pdf
為了接受治療而前往日本
如果是為了接受日本最先進的醫療或進行高精密健康檢查而前往日本,則需要在來日之前確定將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這種情況下,建議諮詢專業的醫療照護協調員。
醫療與健康旅遊機構:Japan Medical&Healthtourism Center(JMHC)

日本醫療與健康旅遊中心(JMHC)是由日本最大的旅行社JTB集團設立的醫療協調機構,旨在解決外國病患因語言障礙或簽證等來日困難的問題,並作為外國患者與日本優秀醫療之間的橋樑。 該機構為有意在日本接受治療的海外外國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從咨詢、醫療機構接納的確認、來日時的安排到回國後的支援,提供全面的綜合協助。
該機構的主要服務為在日本就醫時的各種相關協助:
- 支援來日外國患者的就醫時協助
- 多國語言醫療傳譯(concierge)和翻譯協助
- 在日本就診時的住宿與交通安排
- 身體檢查、健康檢查的套票、方案銷售、預約與代訂服務
- 提供治療相關的支援服務
- 提供辦理醫療簽證的保證人服務
- 官方網站提供日語、英語、中文(簡體)及越南語版本。
日本醫療與健康旅遊中心(JMHC)官方網站(日語)
https://j-medical-healthcare.com/jmhc/
日本醫療與健康旅遊中心(JMHC)官方網站(英文)
https://j-medical-healthcare.com/en/jmhc/
在前往日本旅行之前,若事先了解日本的醫療資訊,或將這篇文章收藏起來,萬一發生任何意外或健康問題時,便能沉著應對!
[此為專家監督文章]
Japan Medical&Healthtourism Center(JMHC)
顧問醫師 後藤 澄子
Comments